李鸿章简介 晚清第一重臣 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人称“东方俾斯”

李鸿章简介:
  中文名:李鸿章
  别名:李中堂、章桐、号少荃、仪叟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
  出生日期:1823年2月15日
  逝世日期:1901年11月7日
  职业: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代表作品:《李文忠公全集》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历史贡献: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
  身后哀荣: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李鸿章
李鸿章(图)
  在那个中国正历经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代,李鸿章作为中国清末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曾国藩早年洋务图强,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是因为,其终究是一个朝廷的傀儡,一生杀人无数,早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更甚的是,其一生共代表清政府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

  一、李鸿章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生于1823年2月15日,时值晚清。当时,欧洲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工业飞速发展,英国更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自1783年正式独立以来,也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工业经济飞速发展,日益强大。
 
  然而,就在资本主义各国飞速发展的时候,中国却仍处于闭关锁国状态,拒绝外来的先进资本主义文化,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荒诞梦想之中,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队中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
 
  李鸿章正是出于这样一个时代,一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年代。大清江山在列强的枪炮下岌岌可危,而民间反清的运动又一浪高于一浪。虽然清朝已经腐朽不堪,但清朝却是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大清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中国,而李鸿章等清政府的重要官员就是大清,就是中国。
 
  就这样,李鸿章被时代的浪潮推向了历史的前台,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镇压太平天国、倡导洋务运动、签订不平等条约……正是这无数的“不得不出手、不得已而为之”,使得他一生毁誉参半。
 
  二、镇压起义与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南方兴起,并迅速壮大,一度占据中国半壁江山。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李鸿章先是参加了曾国藩的湘军幕僚,后又组建淮军,大力镇压起义,摧毁了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虽然因为是农民阶级领导而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来讲,它的革命性和部分思想还是很有进步意义的,所以,镇压太平天国可以说是李鸿章地主阶级局限性的集中体现。
 
  虽然李鸿章参与扼杀了太平天国这场有进步意义的起义,但他也做了在当时来看很有进步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
 
  在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下,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
李鸿章
李鸿章(图)
  三、外交与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曾代表中国出访了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家,面对资本主义强国,作为中国的代表,74岁高龄的李鸿章并没有输掉民族气节。有人曾回忆过李鸿章出访时的一件趣事:在李鸿章到达德国时,为表示欢迎,须演奏各国国歌,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国歌,于是,轮到中国时,李鸿章气定神闲,清了清嗓子就开始高唱家乡民歌,一下子把全场人都震了。
 
  但是,中法之役中,中国占据了优势,李鸿章却自知大清国力无力与法国长期抗衡,不顾前线将领的反对,决定“乘胜即收”,并很快与法国达成和议,签订《中法新约》。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作为中方代表签订《马关条约》,更是招来一片骂声;后来,由于中国所割辽东之地侵犯了俄国的势力范围,李鸿章有意联俄制日,因此又引出了俄国主导三国干涉还辽并向中国索取东北利益作为还辽好处的中俄密约等等风波。二十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联军进逼京津,朝廷又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去收拾残局,最后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不久之后,年近八十的李鸿章便与世长辞。
 
  四、对李鸿章的评价
 
  诚然,李鸿章做出过很多招人唾骂的事情,譬如残酷镇压太平天国,又譬如一生签下30多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就连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为了绞杀太平天国革命,也都不顾病体之难,做了第一任“剿匪总司令”。另外,关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虽不可否认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但我们不应忽视,清政府的每次次议和是在全面战败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因此不能把这笔烂账都算在李鸿章一个人的头上。
 
  总的来说,我认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应当是功大于过的,无论对历史的进城还是对中国的发展,都起了相当大的推进作用。若没有李鸿章,便没有洋务运动的发展,若没有洋务运动,也就没有中国最初的工业化,更没有大量取得了实效的民用工业和后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另外,尽管李鸿章代表请政府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但是在诸多外交活动中,李鸿章却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气节,为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李鸿章在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称自己为“裱糊将”,大清国哪里漏了他便去哪里补一下,但却只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可见,李鸿章的失败是历史大环境所造就的必然,但我们不得不说,他已经在自己的时代中沿着自己的原则路线,做出了最大的努力。